近年来,环境大数据技术已经在青藏高原保护领域“落地开花”。2018年,蒙草大数据在青藏高原某区域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生态大数据平台,除了监测生态环境指标以及草畜平衡计算之外,在野生动物监测层面,重点关注高原鼠虫害与草原退化之间的关系。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又一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相关部门对野生动物交易活动采取了一系列严管禁令,旨在从源头有效防控疫情。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此次疫情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警示,疫情非野生动物之罪,而是人类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引发的。我们难道还不吸取教训吗?野生动物产业的获利者终归是少数,但危机来临之时,国家、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之买单。
大数据之眼看生态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养殖和交易过程监管,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监测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个疫情还在持续的日子里,我们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格外怀念亲近大自然的日子。如何恢复人与自然的平衡,科学阻断隔离病毒入侵人体的链条?所有人都在寻找答案。
由于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广,种群复杂,移动频率较高,监测环境差,数据传输和存储成本高,非法捕猎交易较为隐蔽,相对于传统的保护方法,更需要依靠前沿科学技术。目前,基于环境大数据的监测体系为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在特定区域设置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将拍摄到的素材通过卫星的窄带通讯,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后台通过模型算法,对物种及其行为进行识别,生成一系列基础数据,包括野生动物在哪儿出现、有多少种类、多大规模,行动轨迹、接触情况、食物链等等。最后,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这些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即可以实现对野生动物生态情况、人类行为影响、非法交易情况等相关的指标进行预警、判定、研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的运用不仅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干预措施,具有监测识别方便、准确,数据应用更为准确等优点,同时为后续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02草原健康掌中宝
近年来,环境大数据技术已经在青藏高原保护领域“落地开花”。2018年,蒙草大数据在青藏高原某区域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生态大数据平台,除了监测生态环境指标以及草畜平衡计算之外,在野生动物监测层面,重点关注高原鼠虫害与草原退化之间的关系。
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鼠类的繁殖和活动对草原植被生长影响很大,通过无人机以及人工采样等方式,对区域内鼠类洞穴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物候期变化预测鼠虫害的发生时间、位置、规模、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程度以及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并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
▲高原属兔种群动态监测
03守护生命共同体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是“维护地球所有生命”。自然界的永恒法则无外乎因果和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地球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相处中存敬畏,在敬畏中求平衡,在平衡中谋发展——杠杆两头的你与我义不容辞。
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必将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通过大家一起努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疫情过去了,草原春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到大草地上撒个欢儿,打几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吧~